筑土项目丨生态创新,产城融合丨赛达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

2020-09-02 17:52来源:华夏房产网作者:梁莉 阅读量:

区域的引领与示范有助于整个城市的协同发展。赛达新城核心区对于区域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同时也为一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根本活化城市,形成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赛达新城核心区作为产城融合的先行者,对区域现状进行判断,通过产业升级转型,对建成区进行生态更新,实现城产融合,协调生活与产业的平衡,提高区域影响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的相互融合、联动转型,保障示范区高质高效,并重新塑造城市形象,形成“一城一园,一轴三脉”的空间发展结构,为未来城市的转型提供可行的方案。

城产融合 空间转换

在赛达新城核心区布局之前,原有场地上,产业功能板块集中于西青开发区辖区,城市生活与服务板块集中于大寺镇辖区,生活与产业分离,城市发展力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赛达新城核心区的更新对“生活与产业”进行了融合,在保留合适的产业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丰富空间功能,协调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尊重现状的前提下对城市进行有序迭代。

双城联动 供能西青

西青区的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产业实力雄厚。通过规划,将西青区整体发展定为“双城联动,内外交融”的格局,形成以赛达新城核心区为西青东翼发展引擎的战略,在保证空间合理分配的前提下,为不同区域规划了不同的生产职能,整体上各区域之间互相配合,协同发展,从而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机序列,创造城市发展的新动力,起到新城示范的积极作用。

愿景策略

城市的转型需要驱动力,对于赛达新城核心区,转型的驱动力来自于对交通、生态、创新、城市活力等四方面的打造和革新。通过将多层次轨道网的引入,构建区域内部交通微循环,实现内外部交通联动。

园区内引入生态资源,形成完整的生态景观及空间体系。形成宜居生活区、商务休闲区、产业生态区等三大板块,以生态、形象、服务为根本,服务多元化人群,满足环境的韧性需求。同时以创新为驱动,协调各区域间的联动,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区域的有机发展,再到生态环境的塑造,全方位提高城市发展活力,促进区域的转型与升级。

“1+2+1”功能体系规划

总体规划

赛达新城核心区结合现状城市特质,梳理发展脉络,形成了“一城一园,一轴三脉”的空间发展结构,其中,赛达产业新城示范区位于核心区西侧,总面积6.6平方公里,南至津晋高速,西至荣乌联络线,东至津淄高速。

“1核”之创新谷MSD—“未来科技,智慧绿谷”

自西向东分为3大片区,东侧沿津淄高速布局创新商贸区,包括创新中心、金融创投大厦、千人计划基地、校际联动平台。中部的布局创意公园,集创意展示及都市休闲为一体;西部布局高端人才集聚区,包括高端人才社区,云展示平台、智慧商务大厦。三大区域共同构成城市活力的核心,以绿色科技、高端金融商贸,搭建创意智慧平台。

“2产”之产业研发区——“创意研发,信息绿港”

产业研发区位于示范区的最北部,是园区内的创意研发中心,也是园区内的信息绿港。在产业研发区内,主要以创意办工、企业研发为主,为企业提供创意、交流、研发的空间以及驱动产业转型,是园区内创意产业的核心片区。

“2产”之创新工场区——“大众创新,自由街区”

创新工场区域位于园区的中部位置,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区域以工作室、教育、服务平台为主,国际学校、互联网集群、人才公寓等建设为大众创新者的交流、体验和创业提供空间。西侧则以休闲娱乐、活动为主,文创基地、休闲交往空间、众创空间的打造形成园区内的自由街区,增强互动交流的文化氛围。

“1生活”之创新社区——“社区营造,共享家园”

创新社区位于园区的南部,是一个致力于增强社区繁荣度和社会共享,提高生活幸福度、舒适度的社区。

社区以年轻人为主要群体,根据年轻人的生活需求,进行片区的功能区域布局。文化艺术中心、运动健身中心、社区活力中心等等功能区域为年轻人提供高生活品质的保障,打造园区内的现代化共享家园。

赛达新城转型之路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唯有不断地对城市规划以及资源的开发进行探索,才能不断地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赛达新城核心区未来将积极发展金融、高端商贸、服务外包、软件研发、游戏动漫、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致力于打造成为一个环境优美、配套功能齐全,宜创业、宜发展、宜生活、宜休闲的高端商务研发办公区,以此来提高城市的创造力,增强城市的发展活力。

项目信息

项目性质:城市设计/可持续规划设计

项目位置:天津市西青区

设计单位:ARCHILAND筑土国际&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业 主: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人民政府

占地面积:200公顷

设计时间:2017-2018

责任编辑:LBR3753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